#手足是孩子練習社交發展的最佳玩伴
- wala cosi
- 4月2日
- 讀畢需時 1 分鐘
最近收到家長們最常問的問題就是手足紛爭
那天無尾熊老師冒著傾盆大雨趕著回家的路上,
在等紅燈的同時,遇到路邊的小兄妹
哥哥跟妹妹共撐一把大雨傘
小哥哥細心呵護著妹妹避開著雨水
頓時被這樣可愛的畫面給融化:)
妹妹開心地跑開,
看著哥哥淋雨互相捉弄的樣子真有趣!
-
很多家長都對於手足之間的紛爭很頭痛!
每天總有吵不完的架、搶不完的玩具、哭不完的眼淚、告不完的狀
最常有紛爭的原因就是覺得不公平
家長們應該要勸架嗎?或是一起連帶處罰?大的要讓小的?
-
無尾熊老師認為,需要馬上停止的,是動手行為的時候。
其它時候,家長應該站在客觀且中立的角度,盡可能不介入,把吵架留給孩子,適時引導孩子表達心裡的想法或感受。
建議的做法:
1.表達發生的原因
2.說出感受
3.希望對方怎麼做
4.自己能怎麼做
2歲以前的孩子,對於物權還沒有太明確的觀念。
視覺看到的物品就覺得是自己的。
我們該引導的是輪流玩,或交換玩,不著急讓孩子練習分享。
3歲後,#物權概念與認知建立後,語言表達漸漸成熟,
當遇到紛爭該如何試著自己處理。孩子兩邊能互相提出自己的看法,
和平的談判後,再練習和好,不僅能訓練孩子的表達能力,
以及社交情緒認知的建立。












留言